服务大局有担当依法履职有作为——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综述-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服务大局有担当依法履职有作为——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1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  每一部法规、每一项监督,都凝聚着神圣的责任与担当;每一次视察、每一条建议,都诠释着深厚的情怀和期待。回首2018年,普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围绕中心中作为,在服务大局中担当,新作为、新气象成为人大履职行权的新常态。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召开2次人代会、8次常委会会议,激发了全市各级人大的履职合力和内生动力;这一年,立法以质量为要,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首部地方性法规《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这一年,监督以实效为重,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2项,开展视察5次、执法检查4次,专题调研10次,跟踪督查(察)督导13次,专题询问1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共23项,作出审议意见25项;这一年,优化完善人事任免程序,加强对任命人员的任前审查和任后监督,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4人次,开展工作评议7个部门……

        这些,既是对初心的坚定守护、对使命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党和人民重托的忠诚担当,激荡着市人大常委会为推动普洱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足音。

        旗帜鲜明讲政治

        忠诚担当干事业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前提。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点工作向市委汇报、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人大工作与市委同心同向、合力合拍。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保证,强化理论武装,健全完善个人自学、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等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完善议事程序和工作规范,持续深入纠正“四风”,着力提升人大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入推进“两个机关”建设,切实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人大的新使命。

        立务实管用之法

        以良法回应民生

        颁布实施首部地方性法规《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促进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可持续利用步入法治化轨道;制定出台地方立法工作规范,调整充实立法咨询专家库;聚焦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科学编制普洱市人大常委会五年(2018—2022年)立法规划;完成《普洱市2018—2022年民族立法规划》,促进《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水资源条例》《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件单行条例颁布实施……

        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实现了地方立法良好开局,特别是《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普洱百姓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转变。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立管用的法、立小而精的法、立特色鲜明的法”,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立法项目来源、立法过程、科学立法、发挥立法人才优势、合法性审查等方面寻求突破,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民之所盼,法之所向;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用一种坚持、七项突破,构筑了一幅普洱立法体系的新蓝图。

        不怕“红脸”提建议

        寓支持于监督中

        “敢于监督,不怕红脸。硬话软说,多提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卫东的一席话为人大履行监督职能指明了方向——在监督中体现支持,在支持中加强监督,共同来推动工作落实。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用好监督职权,破解社会热点难题?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选好角度、掌握尺度、把握力度,寓支持于监督之中。

        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等报告,要求市政府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履行河(湖)长制副总督察单位职责,扎实抓好澜沧江水系13条河流和13座水电站库区督察督导工作;持续开展思茅主城区交通问题专题询问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督查,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信号设置不合理、不科学等突出问题;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2017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市发改委等8个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及职能部门认真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听取市政府关于普洱市中心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全力推进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努力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深入江城、澜沧深度贫困县开展专题调研,推动解决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突出问题……

        找准监督工作的着力点,把握和处理好监督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大监督工作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妥善处理好支持与监督的关系,实行正确监督和有效监督,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积极发挥好代表作用,推动人大监督履职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唱响议政“好声音”

        当好百姓“代言人”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也要看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着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本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第一个年头,代表工作有了更为突出的成绩。

        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完善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机制,建成“人大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代表活动站”等代表活动阵地1106个,拉近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加市人大常委会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活动,拓宽代表参政议政渠道,使市人大常委会的决策充分体现代表意愿;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顺利办结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147件建议……

        一件件建议,契合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和期盼,汇聚了338名市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担当,饱含了全市人民对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工作的重托和希望。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强化代表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代表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努力唱响议政督政的好声音,自觉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伴随着梦想的旋律,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奋力前行,步履稳健。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