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4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刀琼芬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刀琼芬)编者按:普洱市职教中心自结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南六村以来,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扶贫深度融合,发挥学校优势,精准施策,把推进全乡教育扶贫作为己任,以“富群众口袋、先富群众脑袋,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南六村呈现出农业有特色、村庄有变样、生活质量有提高,全乡教育质量有提升的繁荣景象,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扶贫先扶志  教育发展促脱贫

        教育扶贫,要想教学点之所想。普洱市职教中心把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发挥行业优势,抓住改善办学条件,以开展教师培训、技能培训、贫困生资助等为着力点,切实提高教育扶贫力度。

        针对木戛乡中心小学教学质量亟待提升的问题,2016年9月,普洱市职教中心在木戛乡中心小学成立了“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工作站”,聘请省市级名师白林、王砚炽、李春武、李芳、刘梅、李青装、陶玉梅7位教师为工作站成员。工作站专家们定期到木戛乡中心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同时,在狠抓教育质量提升上下功夫,采取遴选教学能手、培养骨干力量、做强学科领军团队、加快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教师培养、打造优质课堂等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木戛乡中心小学校风转变明显,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升。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中,小学部语、数双科平均分127.46分,比上年提高16.76分,语文优秀率居全县乡镇第一;初中部平均分178.7分。其中,语文提高8.27分,数学及格率提高1.19个百分点,英语、物理、化学及格率均比2017年有所提高,改写了木戛乡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历史,推动了木戛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据木戛乡中心小学校长刘佳富介绍,自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工作站成立以来,工作站的专家们不仅在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专家们还传授了丰富的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经验。比如,现在学校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系统的制度。“作为学校一把手,所有的工作都要抓,以前如果出差或外出学习超过一周,我就担心教职工应付不了一些突发事情,现在则不一样了,即使外出半个月也不成问题。”

        “我们工作站的专家们每年都会定期不定期对老师进行指导和培训,木戛乡中心小学也会选派教师到思茅的学校交流学习,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交流,让老师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此外,我们每一位专家都建立了固定的交流群,将相应学科的老师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平时遇到问题都能及时沟通,老师们也会把上课的教案给工作站的专家们看,通过这种指导、交流,让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对重点的把握也更加准确。而且,我们工作站的专家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专家指导工作站专家、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学、思茅区教科所教师教育科负责人李春武说。

        而对于学校、学生的管理,刘佳富也是感触颇多。“以前我们的老师很不自信,教学方式方法、辅导内容等比较单一。比如,老师们拿到一本教材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但是现在,我们的老师一拿到教材就会反复的分析、研究、提炼,总结出最适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以前我们没有组织老师参加集体教学活动的意识,老师们都是各干各的,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现在学校开始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活动,一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培养教师之间的感情与默契,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也加大资金投入,购入设备,组建社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以前,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服,学生内务也是一团糟,这两年我们为学生统一定制了校服,招聘了6名辅警维护学校的安全、秩序。学生的内务管起来了,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再加上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此外,为促进贫困乡村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年5月,在普洱市职教中心举办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还邀请木戛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代表参观职业技能展示,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凡到市职教中心就读的木戛乡学生均免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并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

        名师进课堂  高效引领提质量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

        “要把知识点问题化、人物化、情景化,把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具体化、层次化……”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如何有效复习?听着白林老师的讲座培训,木戛乡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李艳梅陷入了沉思。

        “虽然我已经当了九年的老师,但是之前上课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摸索,有的时候觉得很茫然,没有头绪,但自从工作站成立之后,工作站的老师们经常来给我们讲课,也给学生上课,我们的老师也会到思茅的学校去学习,通过这种‘培训+实践’实打实的对比学习,我们既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我现在上五年级的课,近两年用的是工作站老师们传授的‘双导式’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教学,也找到了教学重点,同学们的兴趣上来了,学习的信心更足,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李艳梅说。

        “今天,工作站的老师们给我们上了示范课,老师们教的和我们老师教的方法一样,但是工作站的老师们讲得更深入更清晰也更有趣。这几年学校也请了外面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我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快捷有效。”九年级学生李娜朵说。

        “我从教不足一年,作为一名新人,很多东西都不懂,虽然平时也和工作站的老师们交流,但是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的形象生动。今天听了工作站老师们讲的课,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思路和方向更清晰了。”正在听示范课的陈东平说。

        名师进课堂,和一线老师们座谈交流,探讨课堂教学、诊断指导、问题聚焦、高效引领等环节,既贴近学生,又紧扣教材,不仅给木戛乡中心小学师生送来了精彩的示范课,更是送来了先进的教育新理念,为老师们教研、教学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此外,普洱市职教中心还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着力提高木戛乡教育发展水平。如,派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到木戛幼儿园进行幼儿教育技能培训;组织木戛乡中小学教师到思茅城区中小学跟班学习等。

        思茅区教科所所长、思茅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王砚炽说:“再次到木戛乡中心小学,感触太深了。经过帮扶,木戛乡中心小学学生的养成教育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上课也更加积极,老师、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名师工作站的成立,为这里播下了一颗向上的‘脱贫种子’。”

        依托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工作站,名师走进乡村课堂,通过课堂交流、讲座培训、跟班学习等,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更加通畅,改变了贫困村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脱贫攻坚的根基更加坚固。

        技能+项目  志技双扶促脱贫

        如果没有经济上的支持,发展便很难持续。除了发挥优势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普洱市职教中心还注重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加大产业项目扶持。

        自2015年挂钩帮扶木戛乡南六村以来,普洱市职教中心把南六村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发挥扶贫滚动资金的“助推剂”作用,投入产业发展滚动资金96万元,主要用于发展建档立卡户和致富带头人发展牲畜、蜜蜂养殖及烤酒。在普洱市职教中心的支持下,农户的增收成效明显。2016年和2017年分别投入26万元、30万元,扶持南六村35户125人,发展牛、种猪、羊、土鸡和蜜蜂养殖;扶持发展核桃种植900余亩,推广西番莲种植示范基地35亩;利用教职工捐助的7万余元采购果苗,建成苹果、梨示范种植基地。在此基础上,2018年再投入40万元扶持各项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不仅需要资金、项目,还需要技术。为促进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普洱市职教中心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聘请了养殖、种植专家到木戛乡南六村开展技能培训。其中,普通话能力提升80人,核桃种植、茶叶种植加工70人,畜禽疫病防治60人。2017年,市职教中心负责人4次带领茶学专业教师深入南六村,调研古茶树管护与茶叶加工技术,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牌、品质、经济效益作了充分准备。

        此外,2017年,普洱市职教中心498名挂包教师捐款8万元购买果苗,向每户农户发放4株苹果、梨苗绿化美化家园。2018年捐赠果苗款12万元,种植4000株苹果、梨,壮大产业发展。捐款4万元,为木戛乡安装了99盏太阳能路灯,完成“阳光行动、点亮新村”行动。

        脱贫攻坚以教育为先,教育扶贫以精准为要。教育,承载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与希望。普洱市职教中心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积极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立德树人,为助推木戛乡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市职教中心邀请的专家为木戛乡中心小学教师进行辅导教学(通讯员 欧阳学忠 摄)

        △工作站的老师正在培训木戛乡中心小学教师

        △学生认真上示范课(通讯员 欧阳学忠 摄)

        △示范课后,教师进行交流

        △木戛乡中心小学教师正在听工作站老师的示范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刀琼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