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妇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普洱市妇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8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包容开放 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积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基层、服务妇女,全市妇女儿童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各级妇联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制定出台“巾帼脱贫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妇女脱贫工作委员会实施方案”等方案,深入开展机制扶贫、励志扶贫、创业扶贫、能力扶贫、关爱扶贫、产业扶贫、精神扶贫七项行动,以“美丽乡村 女子学堂”为载体,大力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强化“自强 诚信 感恩”教育,团结带领广大妇女除陋习、育新风,全面提升广大妇女综合素质和内生动力,全面参与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开展各类培训330余期、1.9万人次。积极助力产业扶贫,用好用活妇女创业贷款项目,发放贷款1295户,1.2亿元,带动2287名妇女创业就业,积极培育和创建全国、省、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110个。助力健康扶贫,积极争取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协调落实医疗器械设备价值1171.88万元。持续加大困境妇女儿童临时救助,关爱特殊困境妇女儿童2183名,发放救助金60余万元。

        主动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完成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全覆盖,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及普洱市旗袍协会、巾帼志愿者协会等女性社会组织的力量,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宣讲180余场次。同时,推荐评选出全国、省级、市级最美家庭和五好家庭38户,市级平安家庭164户。

        主动融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引领妇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巾帼绿色行动、创建绿色工作品牌。重点围绕茶叶、咖啡、石斛以及生物药业、民族文化手工编织等产业,积极挖掘、培养和扶持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和一批“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打造“美丽村寨”和“绿色家庭”品牌,提出了“绿色家庭”“五有”和“美丽村寨”“四美”创建标准,目前已创建“美丽村寨”示范点50个、“绿色家庭”示范户1000户。

        主动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广泛在妇女群众中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教育活动。联合民宗、文体等部门开展民族健身操、民族手工编织、民族文化传承等工作,市妇联被评为普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强化维权工作,深入推进《反家暴法》实施,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40余场次,1.2万余人参与。强力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贯彻落实,通报表扬了五年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突出单位29家,突出个人66名。深化妇联改革,在全面实现村(社区)“会改联”的基础上,完成市、县(区)两级兼挂职副主席配备工作,目前全市配备兼挂职副主席41名。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建设。发挥沿边优势和妇联组织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与周边地区的友好往来,增进友谊,促进发展,首次承办了中老边境妇女组织友好交流活动暨第一届中老妇创交流会,进一步增强了中老妇女组织交流,也为双边女企业家搭建了平台。

        (市妇联)

        △带动妇女推进普洱茶产业发展

        △开展农家特色餐饮服务培训

        △佤族手工织锦

        △广大妇女积极参加环境卫生治理和创建美丽村寨

        △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

        △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