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一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的美丽蜕变-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龙潭:一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的美丽蜕变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29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梁荔 徐瑞 陶平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梁荔  徐瑞  陶平) 最近,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命名第十批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的通知,普洱市16个乡镇被命名,思茅区龙潭乡就是其中之一。

        文明新风传村寨

        “我们小组有23户村民,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农忙时谁家茶叶先发芽了就一起帮忙采茶,谁家咖啡果熟了就一起帮忙摘咖啡。闲时大伙就在活动广场上打打陀螺、跳跳广场舞。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村上还组织6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一起过节,大家吃吃羊汤锅、跳跳广场舞,有说有笑,小组之间沟通加强了,村民们也更加团结了。”龙潭乡老鲁寨村上箐头村民小组村民徐德美说。

        老鲁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232户1080人,以种植烤烟、咖啡、茶叶等农作物为主。“过去因交通闭塞,连绵的群山困住了老鲁寨村的发展。各家各户种的茶叶、咖啡也销不出去。村里的姑娘争着往外嫁,外村的姑娘谁都不愿意来。”老鲁寨村党总支书记杨金文说,“但老鲁寨人不甘心受穷,坚信‘汗水落地吃饱饭’。”

        “乡村振兴,首先要把大家的心搞到一起。”老鲁寨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领导机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通过党建引领,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带领群众发展林下种植、生猪养殖、养牛、养黑山羊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如今,老鲁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大家的收入不断提高,路修好了,房子建好了,就更要注重文明。首先由6个村民小组的党员带头开展每月2次的环境卫生大整顿,每家每户也养成了每周打扫2次家庭卫生的好习惯。同时为了促进邻里和谐、家庭和睦,每个村民小组都会组织大家跳广场舞、打陀螺,每年村上也会组织广场舞比赛。”杨金文说,通过广场舞等活动,把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2018年,老鲁寨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绿起来”才能“富起来”

        老鲁寨村的文明新风是龙潭乡打造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得益于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项目的创建,龙潭乡的各个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没有想过我们寨子会变得这么漂亮。”南本村民小组村民刀世祥说,为了改变南本面貌,乡党委政府加强南本环境综合整治,包括清垃圾、清院落、家园靓化、环境美化等,提升了人居环境 。

        “龙潭乡从实际出发,投资60余万元在大白岩、坝子地、满子田等新建公厕11座,发挥好黄草坝村、龙潭村垃圾热解站和南本村民小组、龙潭村民小组污水氧化塘的作用,通过村规民约将组内卫生进行包干,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致富增收能力不断增强,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龙潭乡党委书记鲁恒介绍。

        龙潭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实现乡村清洁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村民在环境保护中持续受益。同时抓好龙潭湖和泡猫河水库水源林保护治理,切实加强河流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改善。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依托绿色产业的发展,龙潭乡初步建成了以烤烟、咖啡、药材、黑山羊、黄牛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种养相加、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增收之路。新建茶叶加工厂1家,升级改造咖啡集中加工厂5家,深化咖啡、茶叶等农产品深加工,探索发展绿色加工业。

        “在生态建设中尝到了甜头的村民,逐渐由被动保护环境变成积极主动保护环境,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为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生态红利,真正实现了‘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绿色崛起新路子。”鲁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