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聪新村的别样生活-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苦聪新村的别样生活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4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郑舒文     阅读次数:

        2017年深秋的一天,记者来到距离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县城8公里的恩乐镇复兴村。一下车,眼前看到的民房鳞次栉比,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每一户人家门口,几乎每家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花池,里边或是种了小片香葱,或是长着几棵结满小米辣的辣椒树,俨然一副现代乡村的气息。

        径直走入一户人家,记者见到了熊安进、王文芬夫妇,他们是2007年初第一批搬迁到复兴村的拉祜族(苦聪人)。

        “快来快来,尝尝我们家自己种的茶,绝不输于你喝过的其它好茶。”热情邀请记者坐下后,熊安进向记者讲述着自己搬迁到复兴村的这10年。

        “以前没搬到复兴村时,我们原本的老村是在大山里,交通极为不便,尽管有条便道,但一年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这条路是没办法出行的。因此,村里和我一般大的同龄人,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熊安进说,在得知村子要搬迁到县城附近,身体不太好的他才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回到了老家。

        搬到复兴村后,熊安进用打工的积蓄从周边村民手中买来了100亩地,种起了茶叶。后来还种上了核桃树,最近几年还种了市场行情较好的黄姜。到2016年底,熊安进家的年均收入,已经达到了39000元。熊安进说能有如今的生活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10年前是感谢让他们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新房,现今是感谢一直支持和帮助他们发展生产生活,让他们在温饱之余有了更多的追求。

        “大女儿现在念职业学校,二女儿现在县城里读初中。” 熊安进说他对两个女儿的要求就是尽力读书。近几年,特别是2012年以来,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好起来,熊安进夫妇在农闲时节喜欢和村里人在新修的村民活动场所弹唱跳舞。“等村里哪家有喜事,我们就到他们家表演助兴。” 王文芬对记者说。

        他们和记者采访过的很多乡村群众一样,过着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是简单快乐的生活。

        离开复兴村,记者来到了更偏远一些的镇沅县者东镇帮海村。帮海村全村辖区共有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6户1016人。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59.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22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业。

        “我们村90%以上都是拉祜族(苦聪人)。”一进村,33岁的帮海村村主任王文成就向记者介绍着村里的情况。“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帮海村户回组,共有农户66户237人。村民收入主要以烤烟、茶叶、核桃为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靠走’,没有产业,交通不便,房屋破旧曾是这里的写照。但是现如今,我们村家家住进了新房,实现了人畜分离,下一步我们要把家门口的到户路进行硬化,那时候我们家就更好住啦。”

        “我们村的村民很团结,哪家有喜事或者杀年猪时,全村都要聚到他家帮忙,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不完的就做成腊肉、香肠,一年到头什么时候想吃就能什么时候吃。” 王文成说。

        据者东镇宣传委员卢英介绍,自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者东镇结合帮海村户回组的实际,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整合项目资金,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有力地改善了帮海村户回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硬化村组道路4000米,串户路3800米,组内沟渠建设200米。在原有传统产业基础上,对100亩茶园提质改造,发展黄精(马尾根)种植13亩,发展种植养殖户20户,种植烤烟180亩,预计到2017年底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以上。此外,还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在帮海村户回组积极创建民族团结关系和谐示范户10户,对标、对榜样,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和复兴村的苦聪人一样,帮海村的拉祜族(苦聪人)也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