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好汉子过上好日子——普洱市抓好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纪实-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争当好汉子过上好日子——普洱市抓好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2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张国营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近日,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扶贫工作推进会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我市科技扶贫工作的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示,通过院士专家的技能培训,一大批贫困群众成为脱贫好汉。除了澜沧的院士培训班,我市其他县(区)都成立了“志智”双扶培训班,专门培养脱贫致富能手,在脱贫攻坚路上唱响了“好汉歌”。

        [有一技之长和用武之地]

        说起技能培训,不能不提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好汉班”。针对深度贫困人口致贫原因,镇沅通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在全国率先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重点从缺技术致贫、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贫困人口中,精准遴选出深度贫困人口进行培训。按照每期50名学员、每期15天课时、每天8小时的标准,科学精准地确定培训内容。生产技能方面,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开设种植养殖能手、钢筋工、建筑工、家政服务员等技能培训;综合素质方面,开展以禁毒防艾、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文化体育活动为主的思想教育;经营管理能力方面,开展就业创业、市场营销等培训。培训期间,严格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列队训练、内务评比,从理发、洗澡、刷牙等基本个人卫生教起,从宿舍内务、作息时间等基本规律抓起,全面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提振生活精气神。

        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训模式,实行“信心+文化+技能+生活”培训方式。并以提升致富信心为立足点,以提升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两条主线,分阶段安排理论教学、实作训练,并组织学员参观考察烟草公司烤烟种植、富农公司蔬菜生产、农康公司生猪养殖、乡愁圆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筑公司民房建设等产业发展项目,最终运用到生产致富实践中。以职业素养、教育培训情况、知识技能水平等为参考要素,对培训学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通过考核的学员由省人社厅颁发混水墙砌筑专项技能等级证书、钢筋绑扎专项技能等级证书等,实现农民职业人持证上岗。同时,制定《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结业学员后续跟踪管理办法》,建立由就业部门、培训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挂包帮”责任人共同参与、共同发力的长效跟踪服务机制,为学员提供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合作交流等2年有效跟踪指导服务。

        镇沅相关部门对接本地及省内外用工企业,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结业学员能够立即与企业签订务工意向性协议书,实现转移就业。有了市场导向,学员们的工作不用愁了,“好汉子”就有了勤劳致富的用武之地。

        来自勐大镇仰里村李家村民小组的学员杨正洪在培训之前收入来源主要靠干体力活,一年下来挣不到几个钱。经过培训后,他拿到了混水墙砌筑专项技能等级证书,自己承包建房,不但每个月的务工收入超过6000多元,还带动本村贫困群众参与打工增加收入。除了在本地就业,不少学员还到省外谋求发展。

        [从多多益善到全覆盖]

        通过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已在全市铺展开来,“好汉”已经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全覆盖。

        思茅区探索并创新了就业扶贫“1234”工作新机制,即1个工作目标,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做到两个“百分之百”,即给予100%的就业培训,100%推荐就业岗位。做到1个“百分之五十”:通过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百分之五十转移就业。2个工作要求:精准 、实效。3级工作网络:纵向区、乡(镇)、村三级,横向就业扶贫成员单位、挂包单位、帮扶干部。4个工作抓手: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扶持(创业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公益性岗位安置兜底。摸清全区农村劳动力底数,重点摸清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就业意向、培训意愿等,依托技能培训整合的契机开展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其他人员共同参与的“地毯式”就业培训,加大政府有序输出转移就业工作力度,多途径创造就业岗位。

        近年来,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围绕全面脱贫出列总目标,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每户至少有1人参加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覆盖。为了让贫困人口和社会富余劳动力尽快就业,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精心设计就业培训内容,除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外,还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军事训练,开展思想教育、外出务工权益保障、禁毒防艾、消防、法治、职业道德等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与此同时,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还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并为考核合格的参训人员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并组织本地和省内外用工企业进行现场招聘,通过就近就地或者向县外、省外进行劳务输出,帮助学员就业。

        在技能培训中,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力量,用科技来提升技能。2018年,全市科协系统开展实用技术、科技致富培训350余场次,举办农函大培训班40余场次,累计完成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6.2万人次。通过各类培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脱贫好汉,“好汉歌”已经成为越来越响亮的全市大合唱,大家争当脱贫路上的好汉子,稳步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