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新生活新希望-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新房子新生活新希望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3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国家的政策好了,咱农民的心里亮了,日子过得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自然也随之而来。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从“环境美”到“发展美”,让乡村动起来,让乡村活起来,让乡村美起来,让乡村亮起来。

        苦聪山寨气象新

        普洱日报讯(云南日报记者 李奕澄 李汉勇)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樟盆村麦子地村民小组,满山吐绿的核桃树随风摆动,村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处处彰显着新农村的风采。

        70岁的陈付周是樟盆村的老村长,他见证了苦聪人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居住在哀牢山的苦聪人,住的是茅草房、杈杈房,穿的是棕衣兽皮。刀耕火种、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苦聪人挣扎在温饱线以下。

        70年砥砺奋进,苦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付周对比往昔今朝,感慨万千。“70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是吃、穿,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才有肉吃,还要按照人数来分配,现在基本每天每顿都有肉吃。以前,大家缺吃少穿,日子过得很艰难;现在吃的、穿的应有尽有,生活越来越红火。”

        樟盆村文旧组村民王正祥告诉记者:“我们最开始住的是篱笆房、茅草房、闪片房,现在,我们住进了平顶房。以前的生活特别困难,村子里不通车、不通电,几乎与世隔绝。现在,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有的还盖了新房、买了轿车。”

        路通了,好日子就来了。道路交通的变化让樟盆村麦子地村36岁的雷天云记忆深刻:“小时候村里不通公路,我们上学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教室里的桌子是用板子搭的。白天还要帮家里干农活,只能在清晨和晚上学习。现在,道路变宽了,路面硬化了,各项设施不断完善,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雷天云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苦聪山寨的日子也越来越幸福。

        近年来,脱贫攻坚战在哀牢山深处持续推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苦聪群众最关心的“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苦聪山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苦聪群众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好,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拉祜山乡换新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姜纪平)“进新房啦、进新房啦!”近日,家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河乡拉巴村大寨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村民周学云热情的邀请驻村工作队员到自己的新家做客。走进周学云的新家,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房屋、舒适的沙发、铮亮的地板,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周学云喜悦的心情。

        东河乡地处高寒山区,部分村寨农户居住的地质条件容易滑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东河乡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对南岱村罗七寨、松山林等7个地质灾害点实施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为把此项民生工程做好,东河乡制定了《东河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有关政策,明确安置农户人均住房面积、国家补助、农户自筹资金标准等规定,并结合搬迁户的安置方式和实际情况,扶持搬迁户发展服务业、农林加工业和特色种养业。截至3月30日,总投资2139.2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2978平方米的南岱村罗七寨、松山林、拉巴村大寨、河边村腊卡地、硝塘村大硝塘、东河村大云保寨、波叶寨7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实现全部入住,230户862人迁入新居。

        “感谢党的好政策,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政策、技术和温暖,还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让我们住进了新房。”周学云告诉笔者,今后,一定要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自己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