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拓宽平台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整合资源拓宽平台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30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高夏龙杰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高夏龙杰)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既进一步明确了县级宣传思想战线广大从业者的工作方向,也充分表明,县级融媒体中心必将成为做好新时代的基层宣传思想重要平台。当前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建设好县级融媒体?成为摆在县级宣传思想工作管理者、参与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

        追溯县级媒体发展历程,三个时间节点反映了县级媒体形态的转变:1983年,“四级办台”政策下,县级广播电视台开始创建,其间,除电视普及率较高地区广播电视一体推进,绝大多数地区以广播台(站)建设为主,同时,内部宣传报刊仿照中央和省市党办党刊开始内部发行;2003年,伴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县级媒体紧跟主流媒体数字化的脚步,县级新闻网站开始搭建、扩展,进一步拓宽对外传播;2010年以后,公众号等传播终端为代表的县级公众媒体平台建设全面铺开。40年时间,县级媒体发展从内容生产、传播途径、技术运用、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随着融媒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传播好声音、讲好好故事、传递正能量、凝聚发展力、提升影响力成为县级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共识,融媒体发展也进入崭新阶段。

        二、县级媒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县级媒体面临诸多困境:

        一是内容建设不足。在形式上,比较单一,没有地方特色,特别是具有丰富民族资源的县级媒体,在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挖掘、展示、经营方面千变一律、模块固定。在内容上,除少量自办节目(栏目)外,大多与中央省市媒体相差无二,大多利用新闻稿件删删改改进行发布、刊播,原创性、交流互动性不足。

        二是统筹协调不足。“九龙治水”是县级融媒体平台目前运营管理现状。广播电视台、县级报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各自为政”,领导机构不同、发布途径不同、统筹运用方式不同,机械地割裂了宣传思想阵地,各占山头、自吹自擂。

        三是人员配置不足。内容收集采写需要专业人才,后期编辑剪辑需要专业人才,发布刊播和运行维护需要专业人才。现实中的县级媒体运行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支撑,一方面受制于人事编制限制,没有“活水”注入。“人才是关键”显然在县级媒体运行中缺乏具体实践。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县级融媒体运营经费来源多为政府拨款与单位拨款。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不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环境建设,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时代和受众需求。以广告收入为主导的营利收入,受制于地区差异、受众寡众等制约,市场化运营裹足不前。

        三、县级媒体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要实现融媒体,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融媒体。融媒体就是一种信息共享,依据媒介属性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简单说,就是实现多种媒体形态,像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在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媒介的传播。就是通过资源整合互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作为市县新闻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县级融媒体平台兼具政治属性和新闻属性。宣传报道主体以领导活动、一般性的工作动态、总结性报道为主,缺乏时效性;报道方式和表现手法陈旧,缺乏多元形态和样式的创新,对受众没有吸引力。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部门无法自行采制内容,内容同质化严重。要做好真正意义上媒体融合,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深化改革,做到机构“组合”。新一轮国家机关改革正在推进,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按照“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思路,将报纸、电视、广播电台整合为一家,让事业单位真正回归公益属性。一方面,组建形成领导机构统一、审核发布统一、运营维护统一的管理运行机构,避免“政出多门”“九龙治水”,一方面理顺顶层设计与分类实施之间关系,根据传播方式、运行模式、管理形式的不同,形成既统一行动又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

        二是内容互补,做到资源“整合”。要通过资源整合来着力改变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之间沟通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事实上,县级媒体在重大报道选题上能够做到同频共振,但资源不能共享、联合策划较少;一些单位的舆论宣传产品在目标受众、内容生产方面存在交叉重复,造成资源浪费。资源整合既是资源的统管统配,也是对资源的重新组合,优化配置。

        三是人才优化,做到主力“聚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融媒体,归根结底是“融人”,只有组建一支统一的新闻采集、编辑整合、新品开发、发布运营队伍,才能推动融合后的媒体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这其中,主力人才是关键。纸媒中的采编、经营人才、广电中的拍摄、编辑、剪辑人才、移动媒体中的操作技术、产品研发、市场运营人才,只有无缝融合,才能提高融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进而实现“抱团”发展、集体冲刺的效果。

        四是投入统筹,做到资金“融合”。资金保障方面要考虑设立县级融媒体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融媒体中心运转的基本开支,使其运营无后顾之忧,能专心于内容生产。在坚持采编经营分离的基础上,增强融媒体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融媒体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价值变现,提高整体实力。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服务功能、人才建设、经营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工作,构建“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科学评价、有效应用”的全新业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要求,才能提升县级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能更好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