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大棚房”清理整治显成效-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墨江:“大棚房”清理整治显成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07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王福蓉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按照国家、省、市要求,集中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推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管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了良好环境。

        周密部署 行动迅速

        本着坚守耕地红线,保护百姓合理合法权益的原则,墨江县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及时成立“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清理整治行动方案,设立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月6日起,全面开展了“大棚房”及“农地非农化”违法用地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为高质量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整改工作打牢了坚实基础。

        按照从严从实、边调查边清理的原则,对四类“大棚房”问题进行了全覆盖、地毯式摸排调查。排查出了1宗一类用地,占地0.8亩,40宗第三类其他违法违规类型(农地非农化)违法用地,共占地61.41亩,其中耕地占57.66亩;待补办设施农用地手续1宗,面积9.07亩。

        压实责任 推进有力

        墨江县认真研究清理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严格落实领导包保制,细化到点、责任到人、分类处置、对症下药, 整改工作推进期间,省、市政府及国土、农业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墨江“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现场,指导整改工作,县主要领导一线指挥、督导检查,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推进。

        严格对照清理整治行动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准确把握清理整治范围,分类制定整改措施,逐宗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整改范围。并按照“3月5日前必须完成整改任务的50%,3月12日前必须完成整改任务的80%,3月19日前必须全部完成整改任务”的整改时限,整合各方力量,多部门共同联动、连夜奋战,取得了实效。

        截至3月17日,共投入整改资金150余万元,组织20台挖机、6台装载机、5辆拖车、20辆农用车、4辆随车吊、200余人专项开展“大棚房”问题整治工作,全面完成42宗“大棚房”问题整改工作。其中,拆除一类问题1个,占地面积0.8亩,拆除三类问题40个,拆除房间数52间,占地面积61.41亩,完善设施农用地手续1个,涉及面积9.07亩,拉运耕作层土方16059.6立方米,恢复农业生产功能面积58.46亩;拆除建筑物面积共计22829平方米,拆除地坪混凝土面积25375平方米。

        巩固成果 常抓不懈

        针对“大棚房”问题呈现普遍性、蔓延性、复杂性的特点,墨江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清理整治行动的目标、要求、步骤,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推进工作落实。在已取得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合法经营性用地保障力度。

        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正视县域内的农地非农化问题出现的原因,深刻分析,继续梳理排查,并通过回头看等做好监管落实,严防死灰复燃,坚决遏制新增“大棚房”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耕地保护、土地流转用途管制、设施农业备案等,确保农地用途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