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岁月谱盛世华章 ——普洱市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工作综述-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忆峥嵘岁月谱盛世华章 ——普洱市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09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罗成建     阅读次数:

        △普洱市人民医院外景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

        2019年,对于普洱市人民医院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和纪念的年份,因为这一年的芬芳五月,迎来了她70岁的生日。

        70年来,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几代普医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用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用黄金般的青春年华,用江河般奔腾的满腔热血,秉承“团结、严谨、奉献、创新”的院训和“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愿景,积极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一步一个脚印,与患者风雨同舟,医疗救治面已经辐射到普洱周边多个州(市)及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成为普洱市医疗卫生的一面旗帜,抒写了一条发展腾飞之路。

        70年的变迁,见证着普洱市人民医院走过的风雨历程。从建院初期的几间简陋低矮的砖瓦房,到今天的现代化门诊急诊大楼和住院大楼,从当初简陋的战地医院到今天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医人不忘初心,一路走来,用真诚、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曲白衣赞歌。

        院史沉浮  几度变迁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晓玲  记者 罗成建 文/图)普洱市人民医院位于思茅区振兴大道44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大学教学医院,是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大理大学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培训基地,有神经内科等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疾病诊疗等11个普洱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医院。

        普洱市人民医院前身是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司令部卫生处附属医院,成立于1949年5月,时值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是在炮火中诞生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普洱市人民医院为保护全市人民的生命,提高身体健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普洱市人民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医院建院时只有简易病床10余张,无床上用品,主要承担部队干部战士作战的医疗救护保障工作,人员大多数来自基层团队卫生员,流动性大,经常在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仅20余人,受过正规医疗教育的极少,多数是边干边学,进行战伤救护和一般疾病治疗,设备简陋,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普洱市人民医院院史沉浮,几度变迁。1949年11月,普洱市人民医院转属地方政府管理,称为思普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医院;1950年11月,经云南省卫生处及普洱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令,改称普洱专区中心卫生院;1952年10月,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改称普洱专区医院;1953年3月,普洱专员公署改为思茅专员公署,普洱专区医院随之改为思茅专区医院。1955年专署搬迁思茅,医院奉命随迁;1956年2月,医院门诊建成开诊,同年12月,住院楼建成,设病床80张,工作人员94人;1969年2月,与专区防疫站、保健站、药检所合并为专区卫生防治院;1973年9月,经思茅地委批准,改称为思茅地区医院并成立医院党委;1982年12月,病床增至300张;1993年7月,病床编制400张,实际开放500张;1995年2月,思茅地委批准思茅地区医院为正处级单位;2004年4月,思茅撤地设市,思茅地区医院改为思茅市人民医院;2007年4月,思茅市更名普洱市,思茅市人民医院随之改为普洱市人民医院。

        院史的变迁,折射的是岁月的痕迹,更呈现了普洱市人民医院从昨天走到今天的沧桑历程。70年砥砺奋进,普洱市人民医院的每一步发展,凝聚着每一位普医人的心血,也镌刻着全市各族人民的守望相助。

        △1984年 10月投入使用的门诊大楼 (资料图)

         

        抚今追昔  成就斐然

        抚往昔,历历在目。没有设备、没有床位,一共只有20几名医护人员。看今朝,气象万千。70年间,不管遇到何种困难,普医人沿着历史的足迹,一路高歌,一路前行,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

        1995年8月,思茅地区医院经省卫生厅等级医院专家组考评结果取得了872.5分的好成绩,达到“三级乙等医院”的目标,思茅地区医院的历史,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07年,普洱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全市医疗卫生系统进行调研,并在普洱市人民医院召开了思茅中心城区卫生事业发展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市直卫生单位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这次会议促成了普洱市人民医院周边部分土地的转让,为医院进一步扩建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新增划拨曼歇坝土地50亩,市级财政拨款700万元,医院自筹193.34万元新建传染病区。同年,医院又在茶苑路兴建5408.6平方米茶苑路门诊楼(120急救中心)。

        2013年5月,云南省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普洱市人民医院召开。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在云南省公立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一家使用药房贮药、分包与快发系统;第一家使用“反统方系统”;第一家通过“三级等保”达标验收;第一家使用“云桌面系统”;第一家实现就诊卡与医保卡绑定,用就诊卡代替医保卡支付费用,用微信支付医保个人账户费用,实现诊间支付;第一家云南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家和腾讯公司签约“智慧医院”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

        2015年3月,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普洱市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洱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零的突破,有力促进了全市医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普洱市人民医院建设打造立足滇西南、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6年8月,占地面积38亩,总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9000平方米,停车位200余个的普洱市人民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2018年10月,普洱市人民医院门诊急诊综合楼落成并正式启用。目前,医院实际开放病床2000张(编制病床1200张),下设临床医技科室48个,有员工2310余人(编内85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0名,高级职称360人(正高90人、副高270人),医学硕士130余人。有3个院区,医院占地面积136亩,业务用房面积13.6万平方米,有大中型设备650台(件),固定资产10.6亿元。年门诊量95万余人次,出院人次8.1万余人次,各种大中手术2.8万余台次。医学图书馆存书5万余册,年订阅医学类期刊550种;医院网上图书馆可查阅中国医院知识总库、万方医学知识库等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书刊。医院在云南省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全年DRGs绩效考核综合排名为第六名;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2018地级城市医院500强中排名209名。位于振兴大道104号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健康管理中心和120急救中心发展步入快车道。

        普洱市人民医院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各部门的长期帮助,离不开医院一代又一代的医护员工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广大患者及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普洱市人民医院党委领导班子深入临床科室

         

        设备优良  学科健全

        作为普洱市的龙头医院,普洱市人民医院就医人数非常多、医疗任务非常繁重,但普医人始终把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作为使命,如今已发展成为普洱市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人民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医院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先进设备不断增加,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医院的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业务收入也得到迅速提高。目前,医院设备日臻完善,拥有美国、德国等国家生产的3.0T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256排高端螺旋CT、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先进设备。有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爱岗敬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家队伍。开展脑外、心外、胸外、泌外、骨外、眼科及各种腔镜、微创、介入等手术,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康复医学和健康管理等学科健全。

        与时俱进的设备配置,为医院提高医疗、预防、教学、科研质量创造了优越条件,也为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普洱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和临床医学中心建设,使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医院有神经内科等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疾病诊疗等11个普洱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医院。

        普洱市人民医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成为云南省目前唯一的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培训基地,承担全省紧急医疗救援的教学、科研和培训任务。同时,为使医院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实施了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医院中层干部胜任力培训”项目。130余名中层干部接受了培训,拿到了培训结余证书。

        △引进美国瓦里安 23EX直线加速器等世界顶尖的治疗设备

         

        科教兴院  加快发展

        为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让科技助推医技进步,普洱市人民医院大力推进科教兴院、科技强院战略,充分调动全院医护员工的积极性,医院科研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普洱市人民医院先后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湖南等地医院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先后建立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赵元立专家团队工作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友仲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劳杰教授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李勇教授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魏石文教授专家工作站”;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关节科“康一凡教授专家工作站”、海军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姜小清教授肝胆胰外科团队普洱工作站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红教授专家工作站”、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曹旭晨教授专家工作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邬玲仟教授专家工作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专家工作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谢晓东教授专家团队工作站”等专家工作站。

        普洱市人民医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文化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区会议暨2015年中-荷文化精神病学高峰论坛、“脑血管健康中国行”全国公益活动(普洱站)启动仪式暨全国知名专家大型义诊活动、首届全国综合医院神经精神医学整合高峰论坛、“养在普洱·端午药膳养生”国际论坛、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标准化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普洱市人民医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医院聘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医院朱愈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精神医学系Glen Edwards(格伦·爱德华兹)教授、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生物分子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教授Gavin Paul Reynolds(盖文)博士为医院发展顾问,派送医护人员到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泰国进修。2018年9月,医院加入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成为联盟成员,并与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相关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科研教学齐发力,为医院的腾飞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普洱市人民医院先后有1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学技术奖,先后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云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云南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云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云南省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医院、普洱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矢志从医言不悔,一朝为病更知难。”秉承着救死扶伤信念的普医人,70年来矢志不渝、开拓进取、苦心钻研,勇攀医学高峰,刻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赞的医疗奇迹与动人画面。当代普医人与时俱进,励志求新,用深邃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普洱市人民医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17年 11月,心胸外科独立完成复杂先心病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