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激发扶贫新活力-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农村电商激发扶贫新活力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3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中央“互联网+”战略,把电商扶贫作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打造农村产业发展基础的一种新模式、新业态来培育壮大,通过“五个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全市扶贫工作精准对接,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走出大山插上“电子商务”翅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市电子商务线上交易额达13亿元,普洱茶、咖啡、手工红糖、野生蜂蜜、香肠腊肉等地方农特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着力构建电子商务

        公共服务体系

        2015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市、县(区)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017年,完成覆盖全市103个乡(镇)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建设任务,并建成200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各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点积极开展商务人才培训、创业孵化、产品开发、网络营销、交易结算等公共服务,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夯实了基础。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承运商普洱卓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53家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如,帮助澜沧金鑫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鑫檬”品牌,成功使该公司从普通的柠檬初级生产销售企业成为主打“健康有机牌”,利用电商进行营销的现代化公司。在合作的6个月内,普洱卓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助澜沧金鑫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销售柠檬100吨以上,销售额达300余万元。良好的销售前景促进了澜沧柠檬种植面积的扩大,带动6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00人,户均增收达3500元。

        着力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

        积极向广大企业宣传电商扶贫优惠政策及社会价值,引导广大企业通过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和营销方式,帮助贫困乡(镇)、贫困村(组)的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拓展“农产品上行”渠道。如,普洱英智科技有限公司借助水滴筹、开始众筹、轻松筹等电商平台,成功帮助孟连傣家手工红糖、澜沧野生蜂蜜、思茅火龙果等滞销农特产品成为“网上抢手货”,并大幅增加农特产品的附加值。2016年以来,各电商平台累计发货物流单量16.7万单,直接带动贫困人口、残疾人300余人增加收入40万元。

        着力加强与农村淘宝合作

        目前,我市有3个县(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共建有3个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114个村级服务站,带动本地就业300余人。同时高度重视与农村淘宝的合作,在合作县(区)采取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与农村淘宝店合作经营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如,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站长李卓在做好为群众代买生活物品、代缴水电费等农村淘宝日常业务的同时,对该乡农特产品进行挖掘、包装、品牌升级后在网上推广营销,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截至2017年12月,该站农特产品上行销售额达108.6万元,直接带动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5980元,间接带动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130元。

        着力抓好典型示范

        “爱心茶园+电商”模式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在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过程中,探索出的扶贫方式。“爱心茶园”项目是云南爱心茶园有限公司联合省茶叶电子商务协会、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镇沅等云南主要茶产区为载体,以“普通茶园的提质增效、助推精准扶贫”为核心,重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茶园,整体打包成“爱心茶园”,通过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昆明思普茶叶有限公司进行网络销售,实现“茶园到茶杯”“茶农到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解决茶叶销路问题,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茶农收入,真正做到产业脱贫。目前,该项目帮助镇沅销售茶叶61吨,销售额达658万元,带动2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同时,根据市情,2018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选取3个条件不一的乡(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乡(镇)、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乡(镇)创建,在10县(区)各选取1个电商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村创建,为全市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做出示范。

        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我市在举办中国普洱茶节、全市电子商务农特产品上行产销对接会、市电商精准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市区域电商平台“普洱优购”上线和电子商务进社区示范项目启动仪式等各类电子商务推广销售活动中,加大电商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如,2017年“双十一”期间举办的电商精准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共展销农特产品105款,现场交易额达100多万元。来自贫困地区的勐班红米、凤山菠萝、兴安粉丝、野生蜂蜜、黄牛干巴、黄心红薯等优质农特产品销售火爆,日均交易额过万元,对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政策,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 (市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