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断穷根健康扶贫除病根-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教育扶贫断穷根健康扶贫除病根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22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梁荔 徐瑞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梁荔 徐瑞)“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亿万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承载着众多低收入人口的希望,已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思茅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群众最急需、最迫切、最受益的事,突出教育和健康两个民生重点,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为贫困群众断穷根除病根。

        教育扶贫有深度

        不让贫困代际传递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重要一环。思茅区从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打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为进一步落实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思茅区投入1.3亿元,一方面着力抓牢均衡教育发展,优先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薄弱学校基础,狠抓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深入落实贫困家庭学生的精准资助,全力协调各大高校招生计划向思茅区倾斜,做到决不让一个适龄青少年儿童辍学,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能上好学校。

        “我家的主要收入靠种植的12亩咖啡和6亩茶叶,大女儿在兰州大学读大二,小女儿马上要读高中,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孩子们的学费有着落,解决了一大经济难题。”家住思茅区六顺镇嘎里村大平掌村民小组的何正得激动地说。

        嘎里村是六顺镇建档立卡贫困村,何正得是嘎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人,供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就占去了家里的大部分开支。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子女因贫失学,思茅区在全面落实国家现有济困助学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235+”教育帮扶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资助力度。贫困户家庭学生除享受国家各项补助政策外,普通高中给予每个学生每年2000元,中等职业学校给予每个学生每年3000元;大学专科给予每个学生每年5000元,三本给予每个学生每年6000元,二本给予每个学生每年8000元,一本给予每个学生每年10000元资助。

        思茅区出台了《思茅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建立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贫困户子女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扎实做好建档立卡户子女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入学补助及贷款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同时,实施好国家、省、市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发放助学金的政策,给予助学补助;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上给予倾斜,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学业完成。

        通过综合施策,思茅区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得到加强,2017年累计发放区级教育精准帮扶资金232.7万元,受益贫困学生67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零辍学。

        健康扶贫有温度

        不让病根变“穷根”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是农村群众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据统计,2017年9月,思茅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59户18050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的634户2278人,次要致贫原因为“因病”的有450户1672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的户数占建档立卡贫困户5059户的12.5%。其中,患大病家庭211户512人,患长期慢性病530户1415人。

        思茅区紧紧围绕“努力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制定《思茅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思茅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精准识别专家审核工作方案》,对建档立卡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据进行一一调查核实,对照病种一一筛查核准。2017年共组织3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筛查工作,为健康扶贫精准施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

        “健康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能够为贫困户提供实打实的帮扶。我们通过宣传好健康扶贫政策,让红利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头上。”思茅区扶贫办主任刁伟说。

        思茅区以“让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共投入3800万元。一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改善老百姓的健康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4个,均达到国家标准。其次是建立健康扶贫长效精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对罹患9类15种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人一档一方案”,累计核准因病致贫户病患者45人,救治率达100%;提供便利就医服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做好“一站式”即时结账服务,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建立重病兜底保障机制,实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全覆盖,落实回补资金328万元。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思茅区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对标对表抓落实,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形成“精准识别+分类救治”“兜底保障+精准救助”的健康扶贫模式,建立健康扶贫长效精准机制,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的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问题,全力确保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