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干部担当作为-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5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采用“一线用人法”

        普洱日报讯 我市采用注重一线选拔、注重一线培养、注重一线关爱、注重一线考核的“一线用人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注重一线选拔,让干部“争作为”。在全省率先出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选拔管理干部的意见》,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建立干部脱贫实绩档案和优秀干部推荐制度。结合县(区)领导班子换届,2017年2名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贫困乡(镇)党委书记提拔进县(区)班子,1名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到市直部门任职。

        注重一线培养,让干部“能作为”。每年定期开展机关与基层科级干部“双向”挂职工作,积极选派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到贫困县乡挂职锻炼。优先选派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中央、省级机关和东部发达地区挂职。2017年以来,先后选派42名市直部门优秀科级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兼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选派46名县(区)、乡(镇)年轻科级干部到市直部门挂职锻炼。

        注重一线关爱,让干部“想作为”。落实定期体检、休假等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保障设施。积极宣传表扬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2017年提拔了1名全省扶贫先进工作者为处级领导干部。

        注重一线考核,让干部“要作为”。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继续保持贫困县、乡脱贫攻坚期内党政正职稳定的前提下,对结构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好的领导班子及时调整配强。对县(区)及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排名靠后、工作表现一般的干部要进行谈话诫免,不在状态的及时调整,抓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降级使用。特别是对那些在推进脱贫攻坚中不胜任、不担当、不作为,甚至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处理,严肃追究责任。(市委组织部)

        落实干部关爱措施

        普洱日报讯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从四个方面落实干部关爱措施,激励干部奋发有为。

        从制度上保护干部,让想干事者有机会。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筑牢纪律“防线”。建立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从生活上关心干部,让敢干事者有劲头。着眼于干部的“衣食住行”,预计投入资金6016.18万元,用于乡(镇)办公用房、周转房、活动场所和“七小”设施建设,改善乡(镇)干部职工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交心谈心、休假、体检、慰问等制度,适时关心、指导和鼓励基层干部。

        从工作上关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舞台。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全覆盖培训,依托普洱民族团结进步干部教育学院和红色教育基地,精准开展民族团结文化“特色课”和党性教育“品牌班”。拓展干部培育渠道,先后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和学习培训。坚持在急难险重一线磨炼干部,择派54名科级干部到脱贫攻坚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232名优秀干部驻村蹲点帮扶。

        从政治上激励干部,让干成事者有地位。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一线精准识别干部实施意见》,先后有110名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得到提拔或任用,使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成绩上有“看头”,为干成事者创造“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有位更有为”的社会环境。(宁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