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农信”力量-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脱贫攻坚的“农信”力量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3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我市各地农信部门用心用情用力抓实金融服务精准扶贫工作

        普洱日报讯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加快脱贫攻坚的助推器。作为支农支小服务的主力军,我市各地农村信用行、社始终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不断抓紧、抓实、抓好,压实责任,精细操作,精准施策,加速推进金融资金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以金融的力量帮助贫困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宁洱农信社

        数  字

        2016年以来,宁洱农信社:

        ●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3.3亿元,现有余额6600万元;

        ●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8.31亿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13户金额1.6亿元;

        ●已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859万元。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农信社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和地方金融的重要力量,多措并举,探索出了一条“扶贫再贷款+惠农易贷+政府扶贫机制+公司+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位于普洱山脚下的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国营普洱茶厂,是一家拥有40多年制茶历史的老厂,1975年4月被指定为云南普洱茶四大生产厂家之一。为全面提升茶叶品质,打造“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高密度留养生态茶园示范基地,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将茶园改造成乔木型、大树型和古树型,探索出茶树高密度留养模式。然而有机茶园建设成本高、见效慢,在对茶园的改造过程中,公司一度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怎么办?如何推进?

        2016年,宁洱县人民政府出台《宁洱县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名录》,以此为契机,宁洱农信社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向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发放扶贫产业带动贷款3000万元,助推公司进行有机茶园改造。目前 ,公司有6大茶园基地,茶园面积达27000多亩。2017年,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利润4840.45万元,带动全县5个乡(镇)12个村4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500余人实现产业脱贫。

        宁洱农信社信贷员在走访德化镇荒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在村民陆云松家门前的“建档立卡明白卡”上看到致贫原因是缺资金。宁洱农信社便根据金融扶贫政策,给予陆云松发放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有了发展资金,陆云松在村里第一家开展生态茶园改造。目前11亩茶地全部留养成大树茶,价格也翻了几倍,单茶叶一项的收入每年就有上万元。“大茶树的留养和移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市场前景,这样的扶贫才是真正扶到了根子上。”陆云松告诉笔者,“家里一定要用好用活扶贫信贷资金,让生活越过越好。”为帮助荒田村的农民早日脱贫,宁洱农信社为荒田村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了扶持,荒田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8166元增长到2017年的9248元。

        支持茶产业发展仅仅是宁洱农信社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宁洱农信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将“扶贫再贷款”资金全部投向具有扶贫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培育壮大山区致富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6年以来,宁洱农信社已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859万元。

        在聚焦产业发展方面,宁洱农信社加大对县内重点产业,特别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支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宁洱农信社贷款余额24.64亿元,较年初增长1.19亿元,增幅5.08%。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3.3亿元,现有余额6600万元;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8.31亿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13户金额1.6亿元。

        景东农商行

        数  字

        1月—6月,景东农商行:

        ●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13户金额511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7300万元的70%;

        ●累计发放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280户金额2795万元;

        ●向7家企业、219户建档立卡户发放人行扶贫再贷款5000万元。

        景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东农商行)作为服务县域“三农”的主力军,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对策

        精准管理,创新制度。景东农商行在依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对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简化政策性贷款手续,为贫困户在第一时间取得贷款。并与政府、企业建立了“政银企”合作平台,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精准发力,选定目标。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尽力支持水利、电、公路等建设,加大建房贷款的投入,改善生活条件。

        精准搭桥,智慧扶贫。利用农商行拥有大量客户、信息资源等优势,为当地小微企业、产业提供信息支持。

        树立信贷管理新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贷款发放、使用、回收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落实问责制度,对放贷人、贷款人的违贷行为进行严格追责。

        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按照景东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景东农商行挂钩安定镇芹河村。今年以来,景东农商行主要领导先后41人次深入芹河村,听取村情民意,了解了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具体工作中,景东农商行有序推进政策扶持类贷款。今年1—6月,景东农商行辖内所有网点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13户金额511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7300万元的70%;累计发放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280户金额2795万元;向7家企业、219户建档立卡户发放人行扶贫再贷款5000万元。针对贫困户后续产业发展支撑乏力的实际困难,景东农商行投资3.42万元,帮助挂钩村114户贫困户进行了茶叶品种改良。协助村委会认真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工作,通过进村入户认真核查,复查工作严格按程序进行。为使本年度脱贫出列的119户、360人顺利脱贫,景东农商行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共同商议脱贫对策,采取“一户一策、分类实施”的方法,“量身”制定脱贫计划,细化脱贫措施,把精准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思茅农商行

        数  字

        截至6月末,思茅农商行: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笔数510笔,金额2322万元;

        ●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11笔,金额500万元;

        ●发放贷免扶补小额信用贷款209笔,金额1664万元;

        ●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151笔,金额1318万元;

        ●发放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贷款、非特色贷款、救灾贷款、失业人员小额贷款、移民贷款651笔,金额2624万元。

        作为农村金融扶贫主力军,在脱贫攻坚中,思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茅农商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责任来抓,发挥金融机构扶贫的优势,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信贷扶持到位。今年上半年,思茅农商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510笔,金额2322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11笔,金额500万元;发放贷免扶补小额信用贷款209笔,金额1664万元;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151笔,金额1318万元;发放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贷款、非特色贷款、救灾贷款、失业人员小额贷款、移民贷款651笔,金额2624万元,让农户生产、发展有资金来源,想干事的心愿得以实现。同时,通过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减轻农户的资金使用成本。

        产业培育到位。针对挂钩帮扶村六顺镇高笕槽村产业发展薄弱的实际,在对土地资源、气候特征进行分析论证后,思茅农商行提出在高笕槽村发展晚熟芒果、沃柑和黑木耳。目标明确后,今年二季度,思茅农商行组织三批农户分别到景东、江城、思茅港三地参观学习晚熟芒果、沃柑及黑木耳的栽培技术。目前,晚熟芒果已确定种植20亩,沃柑、黑木耳的发展正在有序推进中。

        慈善捐赠到位。思茅农商行弘扬扶弱济贫传统美德,积极响应区委捐赠倡议,于今年6月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筹得善款2.5万余元已存到思茅区慈善会指定的账户。同时,响应普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精准扶贫·护苗行动”,购买少年科普图书50套赠予高笕槽村儿童阅读。

        墨江农信社

        数  字

        截至6月末,墨江农信社:

        ●共争取扶贫再贷款7000万元,为贫困户摆脱贫困创造了有利条件;

        ●支持精准扶贫产业贷款1050万元;

        ●发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营贷款2223万元,帮助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在脱贫攻坚战中,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农信社主动作为,全面发力,用心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

        真抓实干

        打好脱贫组合拳

        按照扶贫工作安排,墨江农信社确定与团田镇团田村、那海村结为帮扶对象。在实地调研走访后,墨江农信社有效整合自有资金、信贷资源、人力资源、物资技术等各方面资源,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倾心竭力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走好产业发展的脱贫致富路。

        认真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工作,做到应识尽识、应纳尽纳,确保无漏评人口,无错评。针对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脱贫户,未完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做到应扶尽扶,确保无错退人口。

        自2015年8月挂钩团田镇团田村和那海村以来,墨江农信社给予2个村资金支持79.441万元,其中:已完成那海村大寨村民小组、小寨村民小组路面硬化500米,那海村委会院场、围墙、大门等基础设施修缮;帮助那海村那海一、二、三村民小组烟区水利建设,修缮12公里的管网,受益150户、700人;完成团田村黑龙潭村民小组道路硬化600米,修缮大平掌、陈家寨道路涵洞排水等项目。同时,认真开展送温暖、遍访活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增强发展致富的信心。

        发挥行业优势

        推进精准扶贫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墨江农信社在金融融资成本逐步增大,农信社经营成本不断加大的同时,本着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与人民银行协调,并得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截至今年6月末,共争取扶贫再贷款7000万元,为贫困户摆脱贫困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强特色信贷支持,带动产业发展。墨江农信社围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为脱贫摘帽打牢发展基础,支持精准扶贫产业贷款1050万元。至6月末,累计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607户,金额4843万元,贷款余款124万元;累计发放易地搬迁贷款2088户,金额16524万元,贷款余款14481万元;累计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1109户,金额10153万元,贷款余款6555万元;累计发放危房改造贷款3891户,金额17363万元,贷款余款6899万元;累计发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贷款47户,金额990万元,贷款余款806万元;累计发放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贷款186户,金额928万元,贷款余款925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贷款480户,金额2212万元,贷款余款2204万元。

        同时,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依托,以“三惠卡”为平台,指导信用社做好脱贫攻坚贷款办理、扶贫资金补助等各项金融服务工作,评定信用村组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办理贷款,对有产业发展意愿,有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有发展潜力的农户给予大力支持,提供良好的信用平台,发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营贷款2223万元,为脱贫摘帽打牢发展基础。

        澜沧农信社

        数  字

        截至2017年9月,澜沧农信社积极扶持挂包村组的发展:

        ●共计支持农户410户,借款金额为2300万元;

        ●先后无偿投入资金23万余元,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

        上允镇竜浪村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有建档立卡户393户1527人,贫困发生率26.4%。2015年9月澜沧农信社挂钩上允镇竜浪村以来,抓信贷精准扶贫,抓产业拉动扶贫,有力地推动了精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使帮扶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小康梦逐步变成现实。2016年,竜浪村脱贫出列。

        挂钩竜浪村之后,澜沧农信社统筹部署精准扶贫工作,选派工作经验丰富、基层服务功底扎实的李少春同志驻扎竜浪村任第一书记,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脱贫工作。并结合竜浪村实际情况,组织82名干部职工多次深入竜浪村各村民小组,问百姓需求、访群众困难,构建起“统一协调、上下联动、全面推进”的整体推进格局。同时,结合当地实际,一方面,加大农信社信贷惠民政策宣传和信贷投放,积极向人民银行争取信贷规模,优先安排信贷指标,加快信贷发放速度,让想发展而且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户贷得到款。另一方面,通过对扶贫点深入分析研判,制定了金融信贷扶贫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挂包村组的发展需求。截至2017年9月,共计支持农户410户,借款金额为2300万元;并先后无偿投入资金23万余元,对竜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有力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增强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后劲。

        镇沅农信社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到挂钩联系点里崴乡文夺村和勐大镇大山村开展“户户清、村村实”查缺补漏工作。

        工作队一行分别在文夺、大山村委会会议室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召开座谈。在听取两个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关于开展“户户清、村村实”专项行动的工作汇报,并详细询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扬“信合人”求真务实与“背包”精神,克服人少、事多的难题,在做实做细扶持对象精准的前提下,进一步聚焦“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各项工作,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期间,工作队员还深入到各自“亲家”进行走访,详细询问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和产业扶持情况,详细登记帮扶工作日志,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项目有成效、群众有收益。

        (本版稿件由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普洱办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