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人赶潮流做电商来致富-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德化人赶潮流做电商来致富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3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任灵) “河南省15件,湖南省25件,上海市37件……”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窝拖村村民李志强坐在电脑前忙着盘点近日在网店“优帮帮”上接到的订单,每月近百件的销售额,让李志强乐得合不拢嘴。

        说到窝拖村,这里出产的糯玉米算是小有名气。2015年,李志强做起了玉米粗粮加工,心里盘算着,借玉米节之势,产品定能热销。但事与愿违,由于销售渠道狭窄单一,产品大多基于市内消化,眼看仓库里滞销的产品,李志强犯起了愁。

        2016年,在扶贫挂包单位省直机关党校帮助下,窝拖村设置了邮乐购便民服务站,并在邮乐购线上网购平台“优帮帮”注册网店“宁洱养生馆”,同时成立了德化窝拖和云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李志强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糯瀚香”,把产品从线下搬上了互联网,走上了电商之路。

        “目前,我们的冷冻库设备已安装完毕,并与周边12户农户签订了生态土鸡养殖协议,预计明年投产的30吨桃、梨,将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我们有好产品,外面的市场需要我们。”李志强乐滋滋地说。

        德化镇勐泗村村民郭亚玲,也是通过电商成功创业的代表之一。2013年郭亚玲大学毕业,凭着向来敢闯敢干的性格,在昆明加盟经营了一家纯净水公司,水桶上的二维码扫码订水服务让郭亚玲第一次接触到电商,并领教到电商的“威力”,在她脑海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回德化老家,将大山里的好东西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

        2016年,郭亚玲回到德化镇收购生态茶等当地农特产品,并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名为“普的之恋”的店铺,做起了电商生意。由于起步晚及技术条件受限,淘宝网店的销量不尽人意。这时,德化镇举办了第一期电商创业培训班,帮助镇内有志创业青年建立“互联网+”的新思维,为当地农副产品开辟新的销售路子,郭亚玲报名参加了这次培训,在系统专业的培训中得到启示,郭亚玲想到通过微信平台扩充销售渠道,试着把产品照片传到微信朋友圈,还真接到了不少订单。

        郭亚玲的电商生意渐入佳境,淘宝、微店每个月上吨数的茶叶成交量,让郭亚玲对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充满信心。郭亚玲发动周边34户农户种植水果玉米、荷兰豆,她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收购,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向郭亚玲咨询电商销售方式。

        电商崛起是时代发展所趋,德化镇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牢牢把握“互联网+”,通过政策扶持、举办电商培训、培养电商创业致富带头人,推动大众创业,盘活小微企业,为当地的农特产品打开了新的销路,让更多乡村创业者搭上脱贫快车,探索出一条“电商+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2017年,德化镇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1个,农村电商服务点8个,电商年销售额达5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20人“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