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成:带领村民养猪致-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尼成:带领村民养猪致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0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于飞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于飞)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班箐村十组党支部书记、组长尼成家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块鲜绿色的牌子,上面写有“西盟县建成小康引领户”。尼成自己致富后不忘乡亲,带领本寨子的村民通过养猪走上共同致富路。

        尼成是听着心目中的英雄拉勐的故事长大的,从小他就立志要做“拉勐”精神的传承人。

        结束学业后的尼成在家耕种了几年田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成连一家人吃饱饭的愿望都不能实现。此时,尼成天天思考着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这个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县城有个养猪场养猪规模大,效益好,靠养猪致富这个念头便闪现在他的脑海。于是他独自一人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去“取经寻宝”。

        “那时候寨子里的猪都是散养,养不肥,卖不得吃,还把寨子里弄得脏兮兮的。”为改变这种现状,尼成来县城养猪场,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养猪技术。

        学到了技术,尼成回到家说干就干,建盖猪圈、买小猪仔。通过精心饲养,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产两窝小猪仔近30头左右。没用几年,通过卖猪仔再加上卖猪肉的钱,尼成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尼成养猪致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班箐村党总支那里,几位老党员商量着把尼成培养成一名党员,让他以党员的身份带领群众致富。

        “入党之后我深知身上的责任重了,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要带领寨子里的群众一起致富。”尼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将养猪技术无偿传授给本寨子的群众,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岩雨士就是他的一个徒弟。“家里刚开始养猪的时候,尼成看我家条件不好,就先把小猪仔送给我,等养成肥猪后卖了钱再给他猪仔的钱。今年我家养殖了12头生猪,包括两头母猪,女儿靠着养猪赚到的钱上了大学,去年我家还脱贫了。”岩雨士高兴地和记者聊起了家里通过养猪带来的新变化。就这样,尼成带领着寨子里一半以上的农户养起了生猪,带领村民致富。

        “当前,班箐村十组养殖母猪30余头,每年可以产1000头左右的小猪仔,按照市场价每头小猪仔300元来算,整个寨子卖小猪仔的毛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除了一位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外,班箐村十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在2017年底顺利脱贫。”班箐村党总支书记岩生说:“尼成用实际行动把‘拉勐’精神诠释地十分出色,给党员做了表率、带了好头。”

        “下一步,我打算带领群众把猪圈迁到寨子外面的橡胶地,搞林下养殖,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卫生,又增加了胶地肥力,养殖出来的生猪肉质也更可口,价格可以卖得更高些。”尼成对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