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强责任 精准扶贫治“穷根”-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创新机制强责任 精准扶贫治“穷根”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3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白发德     阅读次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白发德)近日,记者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采访,沿途看到乡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满圈的肉牛出栏待售,成片的甘蔗待砍,牛油果树集中成片,一幢幢新房在村寨拔地而起,新修的村组水泥路把美丽乡村连接起来……这是孟连县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剪影。

        孟连县扶贫开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孟连县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强化责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着,为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孟连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心用情用力,精心谋划,高位推动,狠抓落实,全县干部群众咬紧目标任务不放松,凝心聚力,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向贫困宣战。伴随着一项项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被基层群众所知晓、理解和主动执行,变成脱贫致富行动,贫困人口数从2015年底的6223户20726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611户11884人,一个个经济发展、文明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创新机制压实责任

        强有力的扶贫机制是抓好精准扶贫的关键。孟连县在脱贫攻坚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以机制创新和责任担当推动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是第一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一方面,调整充实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下设有明确分工工作组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设专职副主任3名、相关部门挂职副主任12名;6个乡(镇)设立由专抓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主任的扶贫开发办公室。另一方面,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县委专职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及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下设14个工作组,工作组组长由县级领导担任,各乡(镇)、村成立相应脱贫攻坚指挥部,全县6个乡(镇)和39个行政村均由县处级领导挂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组织领导机制。2017年度选派206名干部组建3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39个村第一书记均由挂包单位实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担任,单位派人变为组织派人,切实做到抽硬人、硬抽人;实现“挂包帮”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全覆盖,每个贫困村都有一支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帮扶责任人,每个帮扶责任人帮扶贫困户不超过5户;选派县级部门新提拔的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专抓扶贫的副乡(镇)长。同时,成立县联席办公室,负责管理中央、省、市、县100个定点帮扶单位2328名干部挂钩帮扶8707户建档立卡户的管理。

        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责任链条,县委、县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直综合部门承担综合协调责任,乡(镇)党委、政府履行落实责任。把6个乡(镇)分为6个责任片区,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明确县级领导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建档立卡户的责任。本着“层层落实责任,五级书记抓扶贫”“谁分管谁负责,谁挂包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丢多少分负多少责”“人人皆有责、人人须尽责、失责必追究”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形成事事有人盯、事事有人促、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县干部群众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强烈责任感,担当起脱贫攻坚责任。

        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孟连县以边境民族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主要对象,围绕实现“脱贫、摘帽、增收”目标,创新扶贫开发新模式,打出了一套脱贫攻坚的“组合拳”,极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党建扶贫双推进。开展机关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所挂包农村党组织结成对子,深入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干部在一线成长”和“心想到、脚走到、眼看到、嘴说到、耳听到、手抓到、要求做到”的“七七”工作法,进一步压实干部帮扶责任。在县级财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严格落实村组工作经费及干部补贴;争取1959万元“创业致富贷款”“贷免扶补”等各类贴息贷款,支持鼓励605名党员群众创业。

        精准识别实现精准帮扶。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从全县各级挂包帮单位中抽调1023名动态管理工作队员深入村组农户家中,以“床铺不够,凳椅来凑”的精神,对贫困对象进行再识别、再核实,实现了贫困对象“应识尽识、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2017年全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共投入扶持资金600万元,各挂包帮单位积极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培训529期,共培训人员24774人次,组织贫困户劳务输出4529人次,劳务收入达3000万元,实现精准帮扶。

        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创新“稳定一产、加快二产、搞活三产”发展思路,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长促短”的发展模式,实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19.73亿元,人均有粮食442.8公斤。提质增效橡胶、甘蔗、茶叶、咖啡产业,面积63.01万亩,人均5.23亩,产值7.67亿元;培植“千户万头”肉牛养殖、牛油果、砂仁、石斛和竹鼠、豪猪等新兴产业。

        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使群众有房住。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实现贫困群众住上安居房。2015—2016年完成安居房12122户;2016年11月至目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7户;2017年安排的8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实施娜允镇南抗村富尼村民小组、允山村卡河一组共80户263人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计划完成797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户安全稳固住房建设(其中:C级5户、D级773户、无房兜底19户),完成811户非4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项目(其中:D级750户、无房兜底61户),完成娜允镇富尼村民小组和佧河一组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点(80户263人)建设项目,推进富岩镇等嘎拉村德拉村民小组(80户278人)、娜允镇芒弄村娜往村民小组(37户164人)2个地质灾害滑坡点紧急避险搬迁工作。

        厚植贫困地区发展后劲。扎实开展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抗震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孟连县乡公路均已实现油路化,建制村道路硬化率和自然村通路率达100%;澜阿公路、瑞丽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东密水库等正在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全县广播和电视实现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勐马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勐阿小镇入选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改善民生让群众得实惠。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保、大病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享受医疗扶贫补助4.85万人次1048.14万元;教育扶贫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拔除“穷根”,投资2298.98万元新建校舍2850平方米、活动场地6744平方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除享受扶贫政策外,学生就学不同阶段实行不同档次的补助教育;因灾、因病、因事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人群,给予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中的其中一项救助。

        劳力转移培训和金融扶贫促增收。一方面,对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两后生”、有培训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00%的职业培训,2017年实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840人,转移就业8619人。另一方面,吸纳贫困户参股并带动增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等给予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产业扶持资金或产业小额贷款资金,2017年发放信贷资金1953.3万元,扶持农户551户。

        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内生动力。在全县39个村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挂包帮工作队员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户召开家庭会议,向农户讲清党的好政策;将全县6个乡镇7个村民小组作为“自强、诚信、感恩”示范点,组织书法家送对联到农户,共粘贴领袖肖像和“感恩”对联539幅;组织开展“五净一规范”(即:院子干净、厕所干净、客厅卧室干净、厨房干净、个人卫生干净,院子物品摆放陈列规范)活动;依托“小文艺队、小广场、大喇叭”“两小一大”工程和“农家书屋”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这些举措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破除“穷惯了”和“等靠要”的思想,真正激发他们改变贫困的愿望和实际行动。

        2017年,孟连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9040元,增长9.9%,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芒信镇、娜允镇景吭村和芒信镇芒卡村、岔河村、拉嘎村、班顺村及景信乡回俄村、糯各村共1镇7个村脱贫出列,1861户6289人脱贫;脱贫致富带头人(光荣脱贫户)9户,其中2户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奖“光荣脱贫户”称号。

        吹响脱贫摘帽冲锋号

        2018年,孟连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为如期实现2018年脱贫摘帽,孟连县委、县政府在向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的同时,向县属部门、各乡镇党委层层签订责任书,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力争实现脱贫摘帽,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目前,孟连县还有3个镇、19个村3611户11884人贫困人口尚未实现脱贫,为如期实现2018年“脱贫、摘帽、增收”目标,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细化《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脱贫摘帽工作方案》,出台《孟连县2018年脱贫攻坚责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并召开了全县2018年脱贫摘帽动员会、全县脱贫摘帽责任落实工作推进会、孟连县2017年度省对州(市)县(区)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工作总结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3月20日,孟连县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年第一次(扩大)会议。县委书记带头作了脱贫攻坚承诺,县级领导向县委递交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党委向县委立下军令状,层层签订责任状,传导压力落实责任。

        一方面,孟连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干部群众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汇聚全县脱贫攻坚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举全县之力,制定孟连县2018年助推脱贫攻坚20项工作具体措施,努力完成“脱贫、摘帽、增收”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强化工作落实力度,精准发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整改落实已发现问题。对历次扶贫工作会议通报和各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彻底进行整改;并聚焦产业扶贫、住房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提升群众满意度等重点工作,落实好扶贫政策措施,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以发展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长期稳定脱贫。同时,注重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自身发展,要帮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致富技能培训,提高致富本领。

        2018年是孟连县脱贫摘帽之年,“赶考”路上,孟连县各族干部群众明白,没有退路,不可退缩,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