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要大家一起过才更有滋味”-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65beat中文版_365防伪码查询系统_365bet最稳定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市政府信息 >> 正文

        “好日子,要大家一起过才更有滋味”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8日 00:00:00    来源: 普洱日报     编辑:     阅读次数:

        △宗孝昌在基地里介绍产业发展情况 (通讯员 敏塔敏吉 摄)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蒋浩 敏塔敏吉) “在自家门口打工,我们每天都有70至80元的收入,每年还可以拿到固定的地租收入,日子过得不错,这都得感谢老宗。”初夏,走入半山腰上的拉东坝子,几个正在地里收玉米的村民这样说。村民口中的老宗就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雅邑村大寨党支部书记宗孝昌。

        “梯田”变“桑田”

        宗孝昌从小生活在拉东这个哈尼山寨,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寨子里的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1984年,宗孝昌当兵到了玉溪市江川县,看到当地的群众大力发展烤烟产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就立志要带领寨子的人发展产业走致富道路。

        1987年,退伍后的宗孝昌担任雅邑村的村干部,随后又到下洛甫、座细等村委会当过村干部。2000年后,宗孝昌不再担任村干部了,他就开始养猪,每年出栏肥猪60多头,有些年出栏100多头,大约有10多万元的收入;2006年,他开始种桑养蚕,当年收入6000多元;到了2016年,宗孝昌蚕丝收入达25000多元,经过10多年的探索,他掌握了一整套种桑养蚕的技术。

        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雅邑村其他19个寨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的帮助下,村民们积极发展产业,建盖了楼房,每个寨子都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 大部分村民都脱贫了。但宗孝昌的老家拉东和布哈村民小组因为没有支柱产业,很容易发生脱贫村民返贫的现象。虽然宗孝昌已经搬出了拉东寨子,但心里仍想着如何发展拉东和布哈两个村民小组的支柱产业,不让贫困帽子重新戴在村民的头上。

        今年50多岁的宗孝昌,要到拉东坝子发展蚕桑产业,带领村民走致富的道路。听到这个消息,很多村民们都无法理解,认为都到了这把年纪,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还要折腾自己。宗孝昌说:“只有发展好产业,寨子里有了支柱产业,村民们脱贫后才不会返贫。好日子,要大家一起过才更有滋味。”

        拉东寨子建在半山腰的山坡上,每户人家都紧密相连,从这家的楼上可以跳到那家的晒台上,没有地方建盖猪圈,不适合发展养殖业。根据拉东、布哈寨子的情况最适合发展蚕桑产业,宗孝昌去约老家的亲戚一起种桑养蚕,但大家不同意,认为祖先开垦出来的梯田只能栽种稻谷,桑叶只有蚕才会吃,不能当饭吃。

        老家的人不想发展产业,宗孝昌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想,村民们不想干那就自己一个人干,把他们的土地承包过来,支付土地承包费给他们,让他们在基地打工挣钱。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雅邑村党总支和村委会,雅邑村“两委”非常支持,雅邑村党总支书记李美珍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罗有曙多次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动员村民们把土地承包给宗孝昌,起初村民群众还是有很多顾虑,经过多方努力,拉东、布哈村民小组的村民最终把田地出租给了宗孝昌。

        “酒鬼”变“勤劳汉”

        宗乔兴是拉东寨子里比较有名的“酒鬼”。由于家庭贫困妻子离家出走后,他就借酒消愁,别人在地里干劳动的时候,他睡觉。2017年底,宗孝昌在基地栽种桑树的时候,多次遇到醉醺醺的宗乔兴,就叫宗乔兴来帮自己栽种桑树。他很不情愿地说,这种劳动是“憨包”做的事情,他才不愿意干劳动呢。看到与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整天沉浸在酒里,宗孝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种下的桑树成活了,宗孝昌带着村民们在基地套种甜脆玉米。栽种好玉米后,宗孝昌给打工的村民支付了工钱,看到了很多来打工的村民们都拿到了1000多元的工钱,宗乔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对宗孝昌说:“我也要跟你打工。”宗孝昌拍着他的肩膀说:“可以,但不能这样酒醉醺醺的干劳动。”宗乔兴很自信地说:“从今以后,我不喝醉了。”宗孝昌安排他看管基地并在地里劳动,每天支付80元的工钱。

        村民们说,现在没有看到宗乔兴酒醉了,从早到晚他都在蚕桑基地里忙碌,从一个“醉汉”变成了“勤劳汉”。

        在宗孝昌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